新闻速递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汽要闻 >

新闻速递

德文化大讲堂|“现场解题” 让技术在一线创造价值
发布时间:2025/10/18
字号
图片  

“现场解题” 让技术在一线创造价值



“工艺的价值,要在一线土壤中才能充分绽放。”这是张亮亮始终秉持的理念。为实现技术与生产深度融合,快速响应现场问题,今年9月以来,汽车总装配厂推行“技术人员赴车间能力共建”工作,技术办张亮亮第一时间报名。驻点车间期间,他不仅随叫随到解决突发技术问题,更主动巡查工位、预判隐患,将技术服务延伸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脚踏实地 筑牢产品工艺“根基”


       
图片        

以热忱深耕工艺领域,用实干与创新为生产赋能。张亮亮凭借兢兢业业的态度、踏实肯干的作风与勇于突破的精神,推动电驱桥项目在总装首次批产落地,支持轮胎拧紧机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全程跟进电驱桥H6000E、G6000车型从试制到批产的工艺编制与问题处理,以专业能力保障每一辆车顺利下线,成为总装工艺领域的“坚实后盾”。


作为行走系统工艺开发的核心力量,张亮亮将“细节为王”贯穿工作全程。他不仅负责该模块的工艺文件编制与工位维护,更坚持“工艺从现场来,到现场去”,常年扎根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服务。面对车间突发的技术难题,他总能快速响应、精准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他更善于从根源挖掘优化空间。通过细致观察与数据分析,他精准识别产品结构待改进项,推动产品结构持续迭代升级。此外,在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他主动投身二代工艺平台建设,全年高质量完成1500余个DC参数编制、200个DC工厂工艺编制,以扎实的数字化工作,为二代平台参数顺利下发、推动生产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

创新求变 破解攻坚“难题”

图片          

总装线的顽固装配难点、低效瓶颈工序,如同阻碍生产的“绊脚石”,影响生产效率。面对这些“老大难”问题,张亮亮主动立下目标:每月至少从装配难点攻关、线体工序优化、管线调整等方向攻克1个严重问题,逐步扫清生产障碍。


为让创新真正服务生产,他常深入车间与工人交流,倾听作业痛点与需求。从优化驾驶室翻转机构装配流程,到设计专用辅助工装降低劳动强度,他主导或参与的20项实用性创新项目,均紧密贴合一线生产需求。其中10个项目因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获评分厂优秀项目,用创新思维为总装线“减负提速”,让工艺创新真正落地见效。


下一步,汽车总装配厂将持续推进技术人员轮岗机制,推选出一个又一个像张亮亮这样的“技术大拿”常驻车间一线,深入基层沉淀技术功底、转变工作作风,围绕过程工艺、质量能力等疑难问题攻关,让技术人员“下得来、待得住、学得会”,以零距离、秒响应,让技术在一线创造价值。

文/:汽车总装配厂 

微信编辑:李青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