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四新”重要指示五周年 看陕汽如何逆风起飞
发布时间:
字号
   深刻领会“四新”内涵 “新模式”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陕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5年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在围绕着总书记‘四新’的重要指示展开、推进。”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告诉记者,“‘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只有短短12个字,但随着我们学习、领会的深入,我认为,‘四新’指示可以说是涵盖了我们企业从国企改革、战略规划在内的方方面面。”
  “这5年来的产业实践、行业发展,印证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个人领会,尤其是‘新模式’的提法,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袁宏明以“新模式”作为陕汽上下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一个细节例证,告诉记者,“结合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深刻领会到,‘新模式’是基础性问题,解决了‘新模式’才会促进‘新业态’的萌生与发展,才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成熟提供丰厚的土壤与条件。”
  “我想以德创未来作为例子再强调下‘新模式’为我们集团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袁宏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比较‘内秀’,坐在后方搞设计。但从整体来看,市场需求和研发实际之间存在了一定的‘裂缝’,这个缝隙的存在导致生产、制造、营销与设计各个环节之间,配合不够密切,效率不够高。德创未来成立之后,我们的研发人员还是这些人员,但是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风貌。研发技术人员冲锋在一线,全年有一多半的时间,‘跑’在一线,收集市场需求、了解用户习惯、摸排问题线索。而正是有了这样的新模式,才有我们后面的新业态、新技术与新产品。”
  而近5年来,陕汽出口业务的拓展也堪称“新模式”下的“新思考”,目前陕汽年出口销量跃升至6万辆,在中国重卡出口行业中,出口量、出口额和市场份额稳居前列;就在2024年底,陕汽制定了“2030国际化发展战略”,剑指“五个国际化”:研发国际化、供应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质量国际化、金融国际化,力争到2030年,国际市场全系列卡车年销量突破10万辆。
   “新业态”带动“新技术”
  今年的创新大会上,陕汽控股对“商用车电驱桥平台开发”等14项公司级创新成果以及19项小微创新成果等进行了表彰。创新大会,不仅仅成为了陕汽上下以“新业态”牵引“新技术”,以“新技术”支撑“新业态”的重要平台,更成为在商用车行业面临高强度竞争之际破解“内卷”的“工具箱”。据记者了解,自第一届创新大会以来,8年间,陕汽控股累计表彰公司级创新成果43项,小微创新99项,创造利润4.7亿元。
   “新产品”抓住用户痛点
  在“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助力与推动下,陕汽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都在于抓住了市场与用户的痛点。
  以X6000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实现标载物流市场突破,巩固了省油、省气、省钱的行业第一品牌形象。2024年9月,陕汽携X6000840马力牵引车、智慧节能牵引车、LNG性能版牵引车、氢燃料电池牵引车、L6000城市物流运输车五大车型亮相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吸引了当地行业、国际专业观众的巨大关注。回望这5年,是陕汽控股牢记重托、奋勇拼搏的5年。陕汽控股上下,立足学懂悟透“四新”重要指示,不断领会其丰富内涵。
  这5年,是陕汽控股争立潮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5年。新模式牵引新业态、新业态带动新技术、新技术赋能新产品——在行业进入存量发展、竞争烈度加剧的情况下,陕汽控股逆风起飞,进入行业前三。
  今年,恰逢“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未来,陕汽将继续践行“四新”要求,直面行业痛点难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不断推动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布局国际化,勇担国企使命,发挥主力军、生力军作用,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新质生产力”的跨越!
    ——《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