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五千年信心血脉 浇灌新时代的繁华
发布时间:
字号
  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壁画中,张骞手持节杖向西而行,驼铃叮当划破大漠孤烟。两千年前的凿空西域之路,是华夏文明对未知世界的信心投射;今天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带回的月壤样本,则是当代中国人对浩瀚星河的信心注解。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总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那便是信心的光芒。
   文明基因里的信心密码
  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狞厉中透着庄严,三星堆纵目面具的眼眸穿透三千年岁月。这些古老器物镌刻着先民对天地的敬畏与征服自然的渴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孕育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孔子周游列国的车辙里,老子西出函谷的背影中,都跃动着文明突破与超越的信念。这种文化积淀如同长江之水,在历史的河床上不断冲刷出信心的河道。
    复兴之路上的信心图谱
  湘江血战后的队伍锐减至3万人,但遵义城头的曙光里依然跃动着信仰的火种。1978年严冬,安徽小岗村十八个鲜红手印按下的那个夜晚,破旧茅屋里跳动的煤油灯,照亮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破晓时分。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划破文昌的夜空,当华为鸿蒙系统在硅谷的围堵中倔强生长,新时代的中国人正在用科技创新续写着信心传奇。深圳前海石上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誓言,正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生命原野上的信心绽放
  在云南大山深处,华坪女子高中的晨读声每天准时响起,张桂梅校长用贴满膏药的双手托起1800多个女孩的求学梦。武汉金银潭医院的走廊上,渐冻症院长张定宇蹒跚却坚定的脚步,丈量着医者仁心的厚度。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构成了时代信心的立体坐标。
  站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犹如站在山腰极目眺望,前路并非坦途,仍有“黑天鹅”不期然掠过天际,“灰犀牛”悄然潜伏于草丛。但当我们回望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九只太阳鸟,凝视敦煌壁画里飞天的飘带,触摸良渚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就会懂得:中华民族总是在绝境中开新路,于无路处辟通途。这绵延五千年的信心血脉,必将浇灌出新时代的满树繁花。正如敦煌鸣沙山的月牙泉,任凭流沙侵袭,依然清澈如初——那是文明深处永不干涸的信心之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 2025年这个“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让我们从党史中汲取信心的力量,从先锋模范中寻找前行的方向,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德银天下 李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