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菀丁(左)、窦文博(中)和赵颖(右)分析倒车规划问题
在汽车工程研究院,有一支女性占比73%以上的技术攻关团队格外耀眼—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岗,近日,该团队荣获公司级“巾帼标兵岗”称号,她们以积极攻关自动驾驶项目组核心技术的出色业绩,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在代码与数据的战场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自动驾驶需要实现感知、决策控制、仿真技术突破及落地应用,包括感知融合技术、运动预测、动态规划、变载重控制、复杂场景倒车等方面,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岗团队参与重点项目10余项,为解决各场景需求不同的问题,加快自动驾驶产品落地,探索出实车测试与仿真验证的新方法,目前已在山西晋南、太原邮政等多地完成测试与常态化运营,并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布团体标准1项、发布企业规范5项。
团队14名女性成员中,既有深耕算法多年的科技带头人,也有敢想敢拼的00后新锐,工作中的她们不仅是科技带头人、算法工程师,也是市场的“破冰者”、测试场的“试金石”、办公室的“织梦者”。
凌晨1点,郭嘉璐和田娜梅出现在机场航站楼内,两人一边打着哈欠嘟囔“好困”,一边默契的为早上9点的会议做准备,一个嘴里振振有词重复项目细节,一个拿着电脑整理PPT,只为能在客户的会议室商讨落地细节时尽可能展现完美;前往距离火车站近200公里的矿区调研,她俩挤在皮卡的后座相视一笑,力争为公司自动驾驶产品开拓更多的场景。
钢厂中,邢斯琦、王一哲带着沾满黑色机油的白手套分别站在车左后、右后相机前,白宇婷在车窗探出身体大喊“好了,下一个左侧边和右侧边”。
邮政厂区内,毛莞丁站在冷风呼呼的偏码车驾驶室外,从驾驶室里的电脑屏幕上看着倒车规划线路,时不时看看车辆倒车的位姿。
陕汽厂内,薛玲玲和罗妮在X6000上一边修改代码一边分析着刚刚的问题:“这个障碍物识别好像还有点问题,为啥规划出来的路线看着这么奇怪。”
“倩倩,你帮我看一下这个VTD仿真的接口怎么转换一下呢。”郑平平在工位上招手叫着张倩,两个人聚在一个工位上,鼠标游走在仿真平台各个模块中,她们搭建的SIL仿真平台为自动驾驶算法验证提供了新的工具,提高了算法开发的效率,降低了实车测试的返工概率。
实车测试中,她们顶严寒战酷暑,一步步推进着自动驾驶产品在各个场景的落地。自动驾驶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女员工的付出,集体的力量也托举了每一个人的成长。
荣获“巾帼标兵岗”既是荣誉,更是新征程的起点。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正朝着落地新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发起冲锋,持续推动感知融合、车路协同、运动预测等前瞻技术研发,促进陕汽自动驾驶技术商业落地。她们的探索,不仅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活力,更以创新之姿,驱动自动驾驶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汽车工程研究院 邢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