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车间的玻璃窗,洒在车身厂涂装车间的地面上,一辆辆驾驶室白净的躯壳静静等待着面漆二班工人们的巧手赋予它们生命与光彩。每一辆驶向用户的重卡都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体现着涂装员工“客户至上,提升产品质量”的价值追求。
“为用户打造高品质、安全、舒适的陕汽‘家’驾驶室”不仅是面漆二班挂在墙上的标语,更融入了员工的血液,是他们对车身品质的无声承诺。
王森在车间工作了十几年,早已练就一双能察觉毫米级凹凸不平的手。当驾驶室在他面前停下,他先是慢慢走了一圈,然后用指尖轻轻掠过金属表面,突然停在车门的一处,眉头微微皱起。常人眼中完美的金属板,在他的触觉里却藏着一处几乎难以察觉的凸包。他拿起了一把小巧的钣金锤和砂纸,在灵敏的触觉反馈下一次次敲击,像一位外科医生在进行精密手术,直到细微的凸起在指尖下消失无踪。
刮腻子工位是让金属表面变得更加平滑的关键。韩建怀和雷猛,这对被工友们称为“双剑合璧”的搭档,早已在工位前静候,腻子在他们手中不只是填补缝隙的材料,更是连接工序的纽带,是确保品质的关键环节。
驾驶室经过PVC烤箱,腻子干透后,来到了打磨工位。“打磨是所有工序中最能考验耐心的一环。”陈小龙一边示范,一边对王松说,“这一步不会被外人看到,但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一切都会出问题。”王松小心翼翼地打磨着表面的同时,陈小龙在一边指导,教授正确的打磨方式,为即将到来的色彩盛宴做好准备。
打磨后的驾驶室表面看似光洁,但在喷漆前,还需要彻底清洁。擦净工位的杨丽梅和张静这对姐妹花配合默契,一个清理腻子边,一个擦拭角落。“边角和缝隙是问题最容易出现的地方。”杨丽梅说话的同时,手下的动作一丝不苟。这个工位清洁的不仅是驾驶室表面,更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色彩铺设一条顺畅的道路。
驾驶室进入喷漆工位,机械臂挥舞着喷枪,精准地将漆雾均匀地洒向金属表面。色彩在空气中扩散,然后依附在驾驶室上,一层层地积累,逐渐形成饱满而均匀的漆面。精准的机器仍有无法触及的角落,刘安平接过接力棒,手持喷枪喷涂机械臂无法覆盖的区域。
经过烘烤,漆面变得坚固光亮。当驾驶室从烘干室缓缓驶出,韩银选早已在出口处等候。他扫视驾驶室表面,像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瑕疵,然后伸出手,轻轻抚过漆面,感受光滑如镜的触感。这一刻,他不仅在检验质量,更是在确认团队的心血是否得到了完美呈现,是否达到了“客户至上,提升产品质量”的标准。
阳光透过车间窗户洒在工人忙碌的身影上,他们打造的陕汽重卡承载着心血与梦想,诠释着“为用户打造高品质、安全、舒适的陕汽‘家’驾驶室”。
车身厂 谢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