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匠心铸就品质 创新引领未来
发布时间:
字号


    王辉正在查看冲压自动化线零件外观质量
  
  “感谢公司的肯定和分厂的培养。我要再接再厉,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4月22日,车身厂荣获公司2024年度劳动模范荣誉的王辉身披绶带,在员工热烈的掌声中发自肺腑地说。
  王辉是车身厂冲压车间E线2班兼自动化G线的班组长,工作17年来,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
  面对重卡驾驶室大型覆盖件合格率长期徘徊在92%的瓶颈,王辉带领团队展开百日攻坚。他创新提出“三维坐标系逆向验证法”,通过建立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对61套模具进行毫米级精度校准。经过360次工艺验证和97版参数优化,最终将质量合格率推升至99.2%的行业新高度,让“陕汽制造”的金字招牌在商用车市场更加闪亮。每当看到整齐划一的侧围外板在传送带上流畅运转,同事们总会想起他连续36小时蹲守设备调试的身影。
  在智能制造主战场上,王辉展现出产业工人特有的创新智慧。针对X6000/X3000系列侧围外板划伤痼疾,他打破传统工装设计思路,独创模块化定位系统。通过开发“磁吸式柔性定位机构”“气悬浮传输装置”,不仅彻底消除零件表面瑕疵,更使单件生产节拍缩短42秒,整线效率提升2.3倍。这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革新,每年为企业节约腻子用量23吨,减少返修工时1200小时,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重跨越。
  作为省级技术标兵的获得者,王辉始终秉持“传帮带”的工匠情怀。他设计的“5+2+6”阶梯式培养体系,通过构建“机器人编程擂台赛”“模具诊疗工作坊”等特色实训平台,培养的具备跨线生产的技能人才占班组总人数38%,使班组多能工比例达到41%。如今,他带领的团队已能够支撑双班日产380件的高效产能,年轻技工们亲切地称他为“行走的工艺百科全书”。
  在降本增效攻坚战中,王辉用“斤斤计较”的态度践行新发展理念。他主导的原材料优化方案,通过开发智能排样系统和余料再生技术,使板材利用率提升8.7%,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将多年积累的“模具长寿秘诀”编撰成册,推动设备综合开动率突破95%大关,用智能制造的力量守护着生产经营提质增效的核心竞争力。
  从普通操作工到金牌班组长,王辉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劳模精神。那些陈列在班组荣誉墙的奖章证书,不仅记录着个人成长的足迹,更见证着生产智造向新质发展跨越的铿锵步伐。正如他在劳模座谈会上所说:“工匠的舞台永远在车间,创新的答案永远在一线。”这位新时代的产业工匠,正以永不停歇的创新脚步,在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上续写着属于蓝领工人的光荣与梦想。
    车身厂 朱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