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招优育强链式协同 助力整车竞争力提升
发布时间:
字号


       陕西德信华臻零部件车间工人正在生产制动底板
  
  近年来,为持续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和供应链韧性,陕汽围绕整车需求,积极谋划招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集团周边布局,实现了属地化生产。在整车强力拉动下,陕汽省内配套率从“十三五”初的40%提升到48.2%,年省内零部件采购额由不足70亿元增长至180亿元。积极践行“做强零部件”战略,推动集团零部件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地区商用车产业集群建设贡献力量。
    靶向招优引强显成效
   积极发挥“链主”引领。作为我省第一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陕汽控股成立了产业链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深化落实“三个年”要求,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战略契机,联合省、市、区相关政府部门,多次赴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政企协同精准招商,推进重卡产业链建设工作取得突破。
    聚焦关键环节锻优补短。通过独资引进、合资合作、整合重组等系列组合拳,先后招引德国格拉默、山东富乐、山东雷帕得、江苏嘉和、常州易控、德国福士、浙江普阳、江苏汉思科特等国内外领先零部件企业就近布局,逐步填补并强化座椅、轮辋、板簧、热管理系统、电驱系统、气管路接头、气瓶、空气弹簧、内外饰件等省内短缺资源,随着项目产能的有序释放,实现实物量稳步递增。
  整车牵引带动项目落地。通过释放一定的市场份额,陕汽累计推进重卡产业链本地化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134亿元,全部达产后可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6000人以上。其中17个项目已在西安、宝鸡、铜川等地建成投产,为陕汽等整车企业实现就近配套,2024年实现产值约33亿元。按照延链、强链、补链要求和“四个一批”要求,正在谋划一批新的产业合作项目。
    践行零部件战略强品牌
   强化零部件支撑协同。按照“产品专业化、经营市场化、管理扁平化”原则整合重组了陕西德信零部件集团,实施百亿德信发展战略,为整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汉德车桥、西安康明斯、智德公司等持续做优做强,打造集团行业领先的零部件品牌。
  实施重大项目提质增效。通过实施10万辆新能源重卡智能工厂、西安康明斯迁建项目、汉德车桥新能源车桥等重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绿色工厂等,彰显集团绿色智能制造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体制机制促发展
    规范产业链建设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好公司党委会关于重卡产业链本地化管理要求,制定了《陕汽控股重卡产业链本地化项目管理规定》,规范本地化配套项目产品的准入、经营以及配套支持政策。编制了《陕汽控股重卡产业链提升规划方案》,指导企业产业链建设全面升级。
  建立完善产业链工作机制。战略发展部牵头成立本地化项目组,联合陕西德信、物资采供中心、技术管理部、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相关单位,不定期组织专题研讨,识别产业链需求,谋划产业链布局优化。通过组织尽调、项目评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后评价等,持续跟进、督导并协助本地化项目推进落地投产。
   领航新质赋能创一流
  展望未来,陕汽将立足“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商用车汽车企业集团”愿景目标,按照“整零协同、新质发展”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同设计、同验证、同攻关、同发展”理念,积极谋划本地化配套战略布局,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链体系,推动陕汽控股商用车业务迈入全球行业前列。
    战略发展部 史佩红 报道
  陕西德信 安岳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