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工程研究院深入落实公司“2035战略”,坚持管理创新创造,持续深化培养机制,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自主人才培养路径,建立了一套具有研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公司构建了一支契合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
坚持上好入职引导“第一课”。为了让新进学生快速从“课堂”走向“岗位”,从“聆听”走向“实践”,研究院为入职员工量身开发了一套为期两周共计48课时的入职课程体系与聚焦前沿科技发展的高专讲堂、博士创新论坛,从组织文化、使命价值、客户细分、产品服务、技术发展到开发流程、规章制度、标准法规、工具方法,课程内容丰富全面,配套干部骨干、博士高专现场授课、高效互动,用发展、信心、兴趣让每一名新进员工眼里有光、心里滚烫,快速融入、担当作为。
坚持做好薪火相传“第一人”。人才的发展离不开传承,研究院坚持把师带徒、传帮带写进干部高专选拔条件,配套优秀荣誉、考核积分、薪酬奖励倾斜性政策,激励引导一代代陕汽研发人,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点亮青春之光、研发之路。坚持把“为人”放在“为事”的首位,择优选拔为人正直、忠诚担当、才干出众的干部高专担任新进员工的“领路人”,通过“拜师敬茶”等仪式感,建立品德为人授受,技艺学识传输的契约关系。依照分类岗位培训地图制定学习计划,按照月度跟踪、季度小结、年度总评形成闭环式管理,不断提升人才孵化效果。
坚持迈好科技创新“第一步”。科技创新是研发业务的核心要务,项目开发是平台和抓手。近年来,研究院持续深化项目管理机制,打造项目经理培养通道,实施五级项目经理认定与晋升制度,配套新进员工专项项目奖励,探索商业化落地项目跟投,组织新晋项目经理培训计划,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担任项目经理、核心成员,帮助新进员工走好走实科技创新“第一步”,运用好项目平台牵引机制,助力个人成长成才。2022年以来,先后培养各级项目经理460余人,为研发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支撑。
汽车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