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从“笔尖绘图”到“云端智控”
发布时间:
字号


   计划员通过看板实时掌握生产动态
  
   在陕汽新能源智能车架工厂内,实时刷新的数字孪生看板清晰呈现着每台设备加工进度、每批物料流转状态,点击屏幕即可查看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这与老一辈工人抄图纸、手工记录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勾勒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轨迹,镌刻着企业发展的奋斗足迹。
   “笔尖上的计划”,在摸索中启航。“生产计划全靠一支笔、一个本和一副好记性。”计划员刘宝林回忆道。2007年车架厂刚成立时,生产计划停留在公共区下载明细、手工编制二级计划的阶段。为赶进度,计划员常抱着大摞蓝图在车间穿梭,技术变更靠纸质文件传递,装配计划手抄下发,匹配车架号得“翻本子”核对。
  预投产模式下,“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态。一次为保障交付,计划员凭经验多投20个车架,后续订单调整致其成为“压箱底”的库存;又一次,因判断失误少投5个,装配线停工待料,员工连夜加班赶工才未耽误交付。过量积压、不足急补的经历,让大家深刻意识到生产计划必须走出“经验主义”困境。
   “系统里的突破”,在转型中成长。2012年,MES一级系统上线,生产计划从传统的手工抄录逐步演变为线上发布,但BOM拆分、物料匹配仍需人工完成。“系统导出数据后,要一行行拆分物料,眼睛都看花了,但比纯手工快不止一倍。”计划员申小强说,他当时刚学计划工作,白天跟着师傅学系统操作,晚上对着表格练拆分逻辑,怕拆分错影响生产,核对到深夜是常事。
  2017年,MES二期上线,实现系统自动分解BOM,物料需求与生产计划初步联动。曾有一批车架物料清单突发变更,以往手工修改关联计划至少要半天,而此次系统录入变更信息后,几分钟内计划便自动调整,物料部门同步收到需求。从这年起,生产积压明显减少,计划员从“埋头抄表”变为“盯系统盯异常”,角色向“系统监控者”转变。
   “智能中的跃升”,在创新中突破。2020年,APS高级计划排程系统、ERP二期和HD项目同步上线,计划管理迎来智能时代。APS能依据产能、物料约束自动优化排程,HD项目实现技术变更线上实时传递,过去需几天协调的计划,如今几小时就能完成。“最难忘那次紧急订单,要求3天内交付一批定制车架,以前这几乎不可能。”计划员吕静回忆,当时她在系统输入需求,系统迅速算出最优排程,同步触发技术部门确认图纸,全程线上协同,订单提前半天交付。自此,计划员不再被动执行指令,成为生产策略制定者,跨部门协同、数据分析成了新“看家本领”。
  如今,数字孪生看板上数据实时流动,设备加工进度自动回传、技术变更秒级下发、计划调整一键同步。“以前每天在车间跑两万步巡查,现在看系统报表、看板就知晓全流程状态。”年轻计划员刘超笑着说。
  从笔尖手工计划到云端数字协同,从“经验驱动”粗放管理到“数据驱动”精益运营,车架厂计划管理的变革,既是深度结合集团“十四五”规划及“2035战略”部署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更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车架厂 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