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过,秋意渐浓,全国各地中小学即将陆续开学。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处暑时令节气与健康的关系,尤其关注青少年在暑期尾声与开学过渡阶段的身心调适。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方式,还是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助力青少年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科学运动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关键
当前青少年群体普遍面临多项健康挑战,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身体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层面也存在承受挫折能力较弱、情绪稳定性不足等现象。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体育运动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抓手。“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它是锤炼教育、磨炼教育、挫折教育,更是成长教育与规则教育。”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青少年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能在运动中学会坚持、尊重规则、面对成败,从而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注重心理调适 善于科学识别
针对开学前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判断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问题可分两步:一是观察其言语、情绪和行为是否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负性变化;二是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看是否与以往表现或同龄人存在明显差异。若这些变化已明显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功能,则应寻求专业帮助。
针对开学前的心理调适,建议家长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教会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通过情绪卡片、绘画等方式帮助其接纳自身感受;二是提前一周调整作息,按照学校节奏安排生活,每日保证40分钟户外活动;三是教授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制定计划、分解目标、劳逸结合,建议采用番茄时钟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
来源:学习强国